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国家三甲医院
新闻中心

健康报:换位体验后,更懂得将心比心

 

健康报  2015年10月23  5

李庆志

作为执业已15年的医生,尽管我常常提醒自己在给患者看病、治疗时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但对于患者的心情还是不及从自己患病所得到的体验深刻。

半年前,我进行了年度体检,当看到自己肺部CT显示的右肺上叶9mm的肺结节时,最初我的头脑还处于惯常的“胸外科医生状态”——没有患者通常的震惊、恐惧或伤心欲绝。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及经验告诉我,这个肺结节很可能就是肺癌,应该动手术。

然而静下心来后,我的那种“胸外科医生状态”轰然崩塌。虽然我心里明确知道这个肺结节即使为恶性,预后也不会太差,我仍是无法让自己冷静和理智,我脑海冒出一个又一个问号,平时那些与患者交谈的专业知识却回答不了自己提给自己的任何问题。这时,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一些患者锲而不舍地钻牛角尖,要求我解答许多我认为对疾病大方向的治疗无关痛痒的问题。有的患者会在每次复诊时带来很多互联网上查到的或周围热心人提供的“治疗建议”,希望和我讨论,听听我的意见,而我经常觉得他们是在做无用功。等到自己患病时我才明白,这种看似“糊涂”而执著的言行,如不断追问、研究、寻找答案,其实是为了造成一种假象——仿佛自己还有能力掌控局面,而不至于陷于茫然和恐惧中。

我的家人和同事非常体贴,知道了消息后建议我马上休息,专心等待手术。但多年来养成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让我停不下来,我继续按原计划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了4例开胸手术。既然与患者之间有了性命相托的关系,我就不能让他们因我转身离去而失望。完成了例行的工作后,我以患者身份进入到自己以往工作的手术间,开始接受手术……

在我术后的最初阶段,手术切口带来的疼痛不适与康复锻炼的欲望在体内进行着争夺厮杀。在罹患恶疾、生命最脆弱时,我反而第一次看到生命的力量。术后第7天出院,术后第24天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术后第40天我再次回到手术室为患者做肺结节手术。

有人关心地问我,为什不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我告诉他,工作本身就是治疗,就是康复,与其在走步机上锻炼,还不如在工作中的适量运动。其实,最为重要的是,作为医生,我想要为所有患者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医生治疗疾病追求的最高目的,即恢复患者的社会学属性,让患者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社区活动,重新投入正常的工作、劳动。当患者恢复了本来的自己,该追求的追求,该参与的参与,坦诚而率真,充实而酣畅,他才会有更好的状态去战胜疾病,也更有可能身心趋于健康,

这次患病,让我得以从患者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去感受、去思考。我想借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医生同行们,当面对患者时,不妨多一些怜悯、包容和耐心。我也希望非从事医务工作者理解一点,其实,医生也是平常人,当他没有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他的某些看法难免有其局限性。当医患双方能彼此理解、相互体谅时,才能更好地携手去面对共同的敌人——病魔。(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本报记者衣晓峰  特约记者  李华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