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国家三甲医院
健康科普

一只鸡搅乱了我们的餐桌

速生养殖技术存争论
    随着速生鸡事件的不断发酵,速生等工业化养殖技术逐渐显现在公众面前。对于这些技术,业内呈现完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鸡45天长到5斤左右,是行业常规水平,不必惊诧。事实上,现在的技术早已达到33天~37天出笼的水平。不断发展完善的遗传选育技术是45天出笼的内因;对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供给不同发育阶段需求的饲料,以及洁净无疫病的生长环境则是外因,可共同保障白羽肉鸡快速地走向餐桌。
    这种观点认为,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还停留在一把米、一把苞谷的庭院养鸡阶段,在三十余年时间内,中国养鸡业飞速完成从副业到专业,再到现代化养鸡业的转化,一跃成为世界养鸡大国,鸡肉在满足国人需要的同时,也成为我国肉食品中大量出口创汇的亮点。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把包括速生鸡种在内的速生农业模式拿来当“宝贝”,认为是国际化、规模化、效率高的新技术,而对它带来的副作用则完全不提。鸡、猪等在短期内迅速被催肥,人长期食用之后也迅速被催肥,呈现肉坨化现象。因此,在速生技术的发源地美国,许多学者已认识到其危害性,“社区支持农业”、“吃草的牛肉”、“有机农业”等运动风起云涌。此外,在美国,速生肉生产已大公司化,有严格的空间要求与操作程序,消毒、空气流通也很容易治理。而中国的公司+农户高密度养殖模式,生产者呈散户状态,监管处于失控状态。长此以往,中国人的体型不仅会肉坨化,一直被有意无意忽视的长期食用含抗生素肉产品的副作用,也会像埋藏在人体内的炸弹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爆炸,让整个社会付出代价。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由于我国目前仍以解决吃得饱、农户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支持速生模式的观点在学界特别是政府决策部门占明显优势。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内,速生鸡、速生肉还会是中国人的主食,甚至可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让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走上前台
    郑风田认为,分析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离不开国情。一个世纪以来,大多数我国人一直为吃饭发愁,吃得饱也因此成为执政者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作物、畜禽类产品生产包括技术引进研发等,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安全与健康有其存在的必然。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另外的国情。郑风田说,美国之所以对速生、遗传选育、转基因等新技术采取相对宽松的态度,跟其企业规模化程度高、行业自律意识强、消费者组织强大等社会环境有关。而一旦出现问题,其又有非常严肃的纠错或者处罚措施。相比这下,中国差距太大:食品企业散、小、多,难以保证规范生产;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不透明;事后处罚措施随意性较强,速生鸡事件的出现已证明了这一点。现实情况决定,盲目照搬美国的生产模式,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鉴于企业规模化程度在短期内难以提高,有关专家建议,政府应在增加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上多下工夫,动员媒体、消费者组织介入调查,既能震慑违法行为,也能逐步树立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此外,全面推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必须的选择。专家介绍,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评估、管理决策实施、监控和评价等内容,对包括新技术在内的所有食品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估,并确定最终的管理措施。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对食品安全采取分段监管的体制,各部门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并不一致。建议新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担起责任,对包括速生在内的食品生产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全面评估。风险管理是综合工程,不但要考虑与风险有关的技术因素,还要考虑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而有些部门则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对环境、社会等不确定因素考虑不多。